時評|嬰兒高跟鞋 究竟誰在買?
近日,在社交平臺上,有網(wǎng)友曬出部分電商在售賣一款“嬰兒高跟鞋”的商品。由于該鞋子形似“三寸金蓮”,被不少網(wǎng)友怒斥審美畸形。商鋪客服回復稱,這種鞋并不是真正用來穿的,而是用于裝飾。
5月8日,在多個電商平臺搜索后發(fā)現(xiàn),這種嬰兒高跟鞋在幾個平臺均有售賣,適用年齡主要是0到6個月。雖然這么小的孩子的確還不會走路,鞋子只是用于保暖或者裝飾,但這樣的鞋,真的有人會覺得好看嗎?
出乎意料的是,買的人還真有。在某電商平臺上,這種售價20來塊錢的鞋子竟然賣出了800多雙。
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專家認為,類似嬰兒高跟鞋這類成人化審美嬰幼兒物品的出現(xiàn),與消費主義將成人時尚元素移植到兒童用品上,從而實現(xiàn)商品差異化有關。部分家長追求個性化,刺激了這類商品的產(chǎn)生。就跟這些年流行的“奶辣風”一樣,這種嬰幼兒審美成人化的傾向,折射的其實是家長的審美。
問題是,兒童抹胸、兒童熱褲、兒童旗袍、嬰兒高跟鞋,這樣打扮孩子好不好看先不論,它們本就不符合孩子在這一年齡階段的認知水平。在成年人的世界里,關于先鋒、藝術,關于審美、個性,我們都還有探討的空間和余地,那是因為成年人已經(jīng)具有一定的辨識力。你想買雙三寸金蓮來穿,除了腳受罪,不會帶來任何認知上的混亂。可給孩子穿上這樣的鞋,會傳遞出一種怎樣的價值觀呢?
個性不是任性,更不是胡來。審美的標準當然不止一個,但就像黃永玉老先生說過的那樣:美比好看好,但好,比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