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中逛百花潭 “慧園” 一起感受巴金的家國情懷
一提到成都有哪些公園,可能你會立馬脫口而出:人民公園、望江樓公園、百花潭公園等市區(qū)里的老牌公園。公園鳥語花香、風景怡人,特別適合廣大市民和游客“逛”,其實除了“逛”,這些公園里的文化內涵就得你慢慢“品”了。
八月的雨說下就下,落在水中的雨滴濺起陣陣漣漪,成都百花潭公園顯得格外寧靜。雨中的公園小景多了一份別致,也更加增添了一份詩情畫意。雨過天晴,今天我們要帶你“品”的并非百花潭的花花草草,而是百花潭公園里最具文化內涵的寶地—“慧園”。

據(jù)成都百花潭公園工作人員朱軒萱介紹,慧園是百花潭公園的一部分,是根據(jù)巴金先生“激流三部曲”《家》《春》《秋》中,小說《家》里的高家大院為藍本,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打造的一個院子?;蹐@由廣場、建筑、園林三大區(qū)域組成。景區(qū)占地26.5畝,是成都唯一的著作園林,它是一組仿清末民初川西封火山墻式民宅風格建筑,造型美觀,且具有古典風韻和鄉(xiāng)土氣息。慧園廣場塑有巴金青銅像,旁邊刻著冰心題“名園覺慧”四字。
1904年,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巴金出生于成都正通順街98號。遺憾的是,巴金出生地的深宅大院已經(jīng)消散。不過,家鄉(xiāng)人還是以巴金為主題打造了一個去處,那就是如今百花潭公園里的“慧園”。如今這里也是巴金文化體驗館,走進慧園,這里有很多巴金老人的珍貴實物,其中就包括一張拍攝于抗美援朝時期的照片。當時,巴金兩次去到抗美援朝戰(zhàn)場,搜集素材,寫下了《團圓》,后來也改編成了大家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電影《英雄兒女》。

在這些珍貴的老物件中,有一個手杖顯得尤為特別,在巴金先生的眼里,這根手杖意義不同尋常,并且一直珍藏在身邊…….循著巴金先生的腳步,深深地體會著愛國主義情懷。如今這里也是成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四川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
近年來,成都市在公園城市打造中,深入挖掘傳統(tǒng)公園中的文化內涵。讓公園不僅有紅花綠葉,更有讓人回味的故事。以百花潭公園為例,園區(qū)內的巴金文化體驗館、川派盆景園等場景如今已成為公園的特色標簽,吸引著眾多游客。
看度-公園城市頻道記者:黃河
編輯:朱書婉
版面編輯:朱玲玉
責任編輯:蔣月